2014年10月12日 星期日

【感想】《還在學》成功不是你想的那樣!商業週刊創辦人- 金惟純

社會一直在變,電視報紙裡的新聞,各個頭條不是傷透人心,就是激起憤慨,幾乎找不到任何對這個世界充滿美好或希望的訊息。社會真的生病了嗎?

最近許多身邊的朋友,有的剛共組家庭、有的新成員誕生。我想,當了爸媽後,最大的希望就是,自己的寶貝能在未來的世界裡,平平安安、快快樂樂長大。

前幾個禮拜很高興有機會聆聽商業周刊創辦人金惟純先生的演講,很早之前就閱讀過他的書《還在學》,感受頗深。

演說一開始,金先生就表示,其實這本書當初想要命名為「還在修」,但經過幾翻商討,出版社認為不夠吸引人,所以決定採用「還在學」這個書名。但整本書的主軸,確實圍繞著「還在修」這句話。「修?」那到底要修什麼呢?!

假如有天,這輩子所追求的財富、家庭和社會地位都擁有,物質上的需求也滿足了,真的認為自己這輩子算是個成功的人嗎?如果沒有,就不成功嗎?面對人生,金先生有一套哲學。

隨著商業周刊名氣大增,金先生的財富地位也隨之而來,自然也覺得自己厲害。能有今天這樣從零到有,而且還擁有不少的地步,真的不簡單。當然生活態度及待人處世方面也就改變許多,周遭所跟他接觸的人當然也能感受的出。

我們常說,有錢有什麼了不起!但是,有錢確實了不起。
我想不只金先生,即使是一般人,目中無人的態度多多少少會出現。
來聽聽金先生如何重新找到人生新方向,改變生活的態度。

《禮記‧大學》一書裡道出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」,意思是,要創造一個和平的世界,應該從修身開始,然後照著順序,把自己管好,接著照顧好自己的家庭,然後才管外面的事。反觀現在的社會,各個都想平天下、都想治國。家庭關係都經營不好,更何況是社會關係。家庭處理的不好,是否要自身檢討,檢討自己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呢?

確實,現今社會,人際間的相處是真的存在很大的問題。我們總是指責別人的過錯,卻深不知錯的是自己。

金先生從教育來正視這個社會問題,他提到,當我們還是孩童時,什麼都不懂的年紀,卻又能清楚觀察身邊大人的一舉一動。沒錯,我很記得,年紀小的我什麼都不懂,卻又明白大人們的所做所為是否正確,以致造成生活現況的好壞,我也能知道他們到底做了什麼事,包括我的父母親。長大後是不是要成為跟父母一樣的人,其實我們的人格,從我們開始有記憶時,無形之中就一點一滴在建立。

早期農業社會,生活重心就是辛勤工作,孝敬父母親。小時候大家都是看著父母親如何孝敬爺爺奶奶長輩們,漸漸的「孝」字深深烙印在我們心中。我們知道生活中所得來的一切不容易,都是父母辛苦流汗流淚所換來的。自然而然,孝道成為我們華人的歷代傳承的美德。

如今的社會,小家庭誕生,三代同堂的家庭逐漸減少,我們對父母親的愛,下一代看不見,我們的孩子只知道,我的爸媽工作很忙。忙什麼?小孩子也不知道。回家後,只見一男一女,不是窩在沙發上看電視就是在床上睡覺,叫小孩別來煩!假日大人們內心愧疚,就帶著孩子們吃喝玩樂補償他們,這讓孩子們認為,原來以後我的生活也是這樣。現代的小孩幾乎都是這樣被教育出來的,身為大人的我們還想要指揮他們,你覺得他們會聽嗎?

小孩子從小就認為爸媽是吃喝玩樂長大的,不用做家事,不用孝敬自己的父母親,只要自己過的開心。現在你教他要聽你的話,或是以後孝敬你,這有可能嗎?!

金先生用二個簡單的方式來教育孩子。

第一,以身作則,先從孝敬自己的父母親做起。如果連自己都做不到,反而要求孩子可能嗎?早期社會,每戶人家孩子都不少,家境清貧,父母沒受什麼教育,卻可以教出有成就的孩子,原因是什麼?答案是因為他們的以身作則的身教,讓孩子知道做人的基本道理。

第二,一樣是以身作則。但是,要求孩子們之前,自己先做到,尤其是品德。然後成唯一個讓孩子喜歡的長輩。孩子們都很聰明,試想,今天一個我們很敬重、很喜歡的人,請我們做事,我們一定會盡力達成,是吧!如果是一個看了就討厭的人要求你做,你願意嗎?答案出來了,先讓孩子喜歡你,我想你不開口,他都知道自己要怎麼做。

孩子如果不喜歡你,所有的教導都是白費。
看看現在有問題的孩子,跟父母親的關係好嗎?
只要孩子心中有我們這個父母親,我想你也不需要擔心他了。
因為他在外面做任何事情前,都會先想到,我這樣做對嗎?會不會讓爸媽難過?

方法看似簡單,要做到卻不容易。

金先生從他跟自己的女兒相處關係中,深刻體會這兩個教導方式。
以前工作忙,為了財富地位打拼,卻忽略與家人的關係。後來他每天請女兒下課回家後利用十分鐘與他分享當天所發生的事,一開始,十分鐘好漫長,總是「沒什麼」就結束對話,直到現在一個小時都不夠他們父女聊。金先生是如何辦到的呢?

主要是大人先改變自己、先敞開心,與孩子先聊聊自己,孩子才會漸漸卸下心防,進而拉近親子間的距離。

金先生分享,有天他在書房工作,忙著講電話、談公事,咳嗽咳個不停,他的女兒悄悄的端了一杯溫開水進房放在他的書桌上。他說,「這孩子這輩子不需要他操心,因為這孩子已經學會如何關心別人。」

學歷重要,但品性道德、待人處世更重要。

在此與大家共勉之,祝福大家。